与2007年相比,全国造纸、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产品产量分别增加61%、50%和71%,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减少84%,钢铁行业二氧化硫减少54%,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少23%。
(4)找一家具备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编制的环境评价报告。(5)报送环保部门审批出具批复后方可投入建设生产
诚如一些企业将目光锁定工业废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其实这两块也一直是产业持续的生命之源。而要完成水十条提出的目标,相应的投资需求将近6万亿元,其中,85%90%的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在政策的扶持和市场容量扩大的大环境下,水务行业的前景趋于利好,万亿市场空间亟待释放。叠加国家水务相关专项债、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等政策和资金支持多重利好,预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资将持续加大。同时,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长效保障的新格局将逐渐形成,水污染治理市场将进一步纵深发展。
能够抢占先机而后立稳脚跟的行业翘楚,将重新定义污水处理领域排行榜。碧水保卫战,既是决策层的重大布局,也是水处理行业走向精益化转型的内在需求。其中,18-24日,局地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
30日,部分城市可能达到轻度至中度污染。其中,19-20日,成都平原、重庆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轻度污染。其中,16-17日、19-21日以及27-30日,中部个别城市可能达到重度污染。长三角区域:6月下半月,区域中北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他地区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其中,27日、29日中北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其中,20-21日,山西西南和河南西北地区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
28-30日,湖北中西部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西南区域:6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西北区域:6月下半月,区域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或PM10。其中,17-19日,21-22日辽宁西部可能达到中度污染。
华南区域:6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5-30日,陕西关中局地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6月下半月,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其中,16-20日、26-30日,可能出现臭氧轻度至中度污染。
27-30日,成渝城市群、川南可能出现轻度污染。6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展6月下半月(6月16日~30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其中,优先保护单元 104 个,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 33.03%。除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还结合全省实践,编制完成的三线一单创新提出了基于污染和风险强度分级的工业项目分类表,提高了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调整了空间布局。
划定海洋环境管控单元 206 个。重点管控单元80 个,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 15.55%。生态环境部环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对全国三线一单指导和帮扶力度,力争在年底前,推动各省(区、市)完成三线一单的发布工作,基本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陆域一般管控单元 327 个,占全省总面积的 35.39%。这些经验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借鉴。一般管控单元 22 个,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 51.42%。
根据浙江省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三线一单聚焦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确定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底线目标以及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目标,提出了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上线目标,建立了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的环境管控单元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重点管控单元 1117 个,占全省总面积的 14.31%。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部署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强化技术指导与对口帮扶,继重庆市后,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继通过省委、省政府审议,于近日正式发布。由省委、省政府审议《方案》,在全国是首次。
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三线一单编制实施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推进。全省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2507个。
优先保护单元 1063 个,占全省总面积的 50.30%统筹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也要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曹立平说,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是向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希望企业能认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生态环境部门将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实现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 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精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目前,各省纷纷根据本省的工业结构、排放主要污染物种类等,开展送法规、送技术、送服务进企业等活动。统筹把握好工作推进的节奏和力度,既支持好六保,同时又圆满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
为提升重点监管企业VOCs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省环保产业协会等单位,主动把VOCs管控相关政策法规、高效适用的治理技术及综合整治成熟经验输送到VOCs减排压力较大的重点地市,打造了一支专家型指导服务团队,对在VOCs治理过程存在技术难点及问题的典型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等。《意见》指出,将畜牧业、种植业、清洁能源开发、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等粮食和能源行业企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发酵、化学合成工艺除外)、关键零部件、特殊材料等位于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节点和存在断链风险的企业纳入环评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和免除部分企业现场执法检查范围。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对10大类30个小类的环评登记表项目实行豁免,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主要涉及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这类项目大多数规模较小、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且可控,也不涉及有毒有害和危险品等。
10大类30小类项目获环评登记豁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如何才能做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此,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强调,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挑战,就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等方面的要求。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举例说,包括餐饮、娱乐、宾馆、公园等涉及民生的中小微服务型企业以及对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物流配送等项目,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黄润秋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精力用在精准上。徐必久说,通过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4000多项科技成果,去年以来已推广先进技术670多项,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据估算,约有1/3的登记表类项目不需要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在去年,全国登记表类项目超过100万个。原来环评涉及的行政许可有5项,现已取消了4项,仅保留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项,审批时间压缩了一半。
刘志全说,除了切实让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外,还要做好事中事后监管,落实环保要求和企业承诺,保障企业环保要求不降低,措施做到位。如果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回到过去的老路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或走回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多年成果就可能付诸东流。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说,通俗地说,污染轻、风险低、守法意识强的企业少去或不去,污染重、风险高、守法意识弱的企业要多去,从而将有限的执法资源集中于主观恶意排污,违法犯罪的企业,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比如在珠三角地区,臭氧已是大气的首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